一、立项背景
吉林邮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总书记来吉林调研时给予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殷切嘱托,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刘爱力董事长“规划建设好中国邮政农产品基地,加大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农产品进城的新模式”的工作要求,立足地方农业特色,建设吉林大米邮政农产品基地,打造邮政特色惠农服务模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省以“吉林大米”为重点产品,与地方优质农业加工企业合作,通过委托代加工模式,创立农产品自有品牌项目,成立惠农专项工作组,实现了对合作社和农产品销售的帮扶,开启了吉林邮政自有品牌建设之路。
二、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依托自有品牌基础,快速布局农产品基地项目
年起,吉林邮政已通过运作邮政自有品牌项目,帮助农民把款特色产品销往全国,累计实现销售额5.8亿元。截至年,全省已形成涵盖10个品牌、年销售额万元自有品牌规模。年,依托自有品牌项目,全省建成吉林、四平邮政农产品基地。年,又新增建成长春、通化、延边、白城4个基地,以大米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其产地优势、复用程度高和刚需等特点,定位产地批发商,融入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统筹组建了吉林大米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省已成功打造以大米、玉米油、山珍等六大品类为主的农产品基地,为当地农产品基地品牌化和标准化等工作落实打造了坚实的基础,邮政农品基地成为支撑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个体农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构建“邮政+合作社+上下游企业”产业链
一是构建生产种植基地,解农民“销路之忧”。与75家地方玉米、水稻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签约合作共建种植基地,精选全国知名农资厂商,提供科学合理的测土配肥、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和适时全面的农技服务,实现农产品高品质、可溯源。快速落实基地选建标准化,明确了“邮政农品”标识使用规范,基地品牌应用率达%,“7个有”基地建设%完成,同时,邮政承诺高价回收按标准种植产出的原粮,初步实现了订单农业,让农户无“销售之忧”。
二是构建加工供应基地,解客户“质量之疑”。与东福米业、金凯乐米业、佳乐宝食品等34家地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加工基地,加工邮政专属品牌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质量加乘和邮政品牌信誉背书,打造中邮农品自有品牌。通过邮政自建和与合作企业联用两种方式,建设基地仓储18处,仓储面积共平方米。积极推广“我在松花江畔有块田”、“我在辽河有块田”吉田认购项目,策划一分体验田、三分田和一亩地的云端种植活动,做有机蟹田稻、鸭田稻等高端、高效、高利润产品创建邮政农品加工供应基地,让农产品无“质量之忧、品牌之困”。
三是构建运营基地,解农产品标准化、售后之难。全省共计建设25个基地农品运营中心,制定《吉林邮政自有品牌项目运营管理手册》,规范运作流程。严格按照出厂检测、三方检测、随机抽检等步骤,每月按照品控管理手册进行自检自查,品控自评覆盖率达%。每一款新产品上线,首先进行试吃和测评,要求厂商出具国家指定机关的产品检验合格报告方可投产,每年年初出具新一年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每年组织两次产品“盲评”,邀请职工代表和客户代表进行打分测评,对不足90分的产品进行整改。对省外、省内各级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改进问题,质量不达标,坚决不销售。在包装材料选择上,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绿色”邮政要求,加强对“邮政农品”标识使用的管控,确保产品包装和运输包装的标准化。几年来,产品销售客诉率不到万分之一,为营销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信心。
(三)搭建“双线融合,内外联动”的全渠道产销对接体系
一是创新拓展线上平台。以邮乐网、集采平台为主,辅以学习强国、美团等社会电商平台,搭建线上销售渠道。第一,基地农品上线集采平台。积极响应集团号召,第一时间上线集采平台,逐步丰富商品线,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客群的需求,实现中邮物资供应平台销售万元,增长87%。第二,积极打造邮乐“万单”商品。高度重视集团公司邮乐“万单引航”项目的开展,全省累计培育万单农产品20款。第三,打造“邮乐优鲜”社区营销场景。今年,全省组织开展以全国邮政农品基地生鲜水果项目为主的专项营销活动,制作10万张优惠券,引导27万个邮乐小店主使用邮乐优鲜工具进行推广,23个外省基地项目实现销售额万元。第四,积极探索外部平台合作。集团公司与美团达成合作意向,吉林大米产品入选美团团好货活动产品,活动销售突破10万单。
二是持续推进线下平台。第一,参加全国各省推介,做大跨省邮政联动销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省际间交流与合作,参加全国各省推介会50余场,足迹遍布全国28省、多个市县,在四川双流设立了销地仓储中心,打通跨省联动销售渠道,实现交易额万元。第二,融入地方经济,重视线下推广。邮政农品“一颗农心”产品亮相长春农博会,荣选为长春市公共品牌指定商品。第三,拓展外部渠道,与省内最大零售实体合作。与欧亚集团合作,推进寄递服务入驻商都、邮政农品入驻超市,也为超市实现了客户引流。双方共同拓展学校、企业的食堂食材供应渠道,目前“一颗农心”已成为涵盖学校、军队、企业、医院四大行业共计15个食堂的首选品牌,年采购额预计可达万元。第四,打造“网点+站点”营销模式。利用全省个邮政网点、1.1万个邮乐购店,采取制作邮乐购店店招、网点厅堂摆放等宣传推广方式,打造邮政农品销售的特色通道。邮政网点实现销售额万元,邮乐购店实现销售额万元。
(四)项目成效
年起,吉林邮政已通过运作10个邮政自有品牌项目,帮助农民把款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实现销售额5.8亿元。年1月至11月,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07亿元,其中线下1.44亿元,线上万元,累计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吉林大米基地交易总额、线上交易额均排全国第一名。助农扶贫方面,累计带动与75家玉米、水稻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签约实现产业协作,与34家龙头企业签定合作协议。业务联动方面,利用基地农品进行金融积分兑换,直接提升储蓄余额87.4亿,现存可精准营销非金融会员20万名。基地农品线上平台销售万单,拉动寄递收入万元。吉林大米基地实现了四个“第一”,即基地交易总额、线上交易额排名全国第一,第一批入选全国50个基地项目,第一次将吉林特色的邮政自有品牌农产品销往全国,第一次通过销售自有品牌农产品实现对合作社的帮扶。
三、巩固措施或长效机制
吉林邮政将进一步畅通网络和渠道,用适销对路的产品与优惠亲民的价格,充分发挥邮政企业自身的线上线下渠道网络资源,进一步扩大邮政农品销售规模,集全网之力提升邮政农品知名度,树立邮政惠农助农品牌。使基地农品的发展突破地域边界,面向全国全网,多种产品和海量销售从梦想照进现实。继续向更多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合作社和农户延伸,深入走访、加强调研、创新产品、拓展平台,不断结合国家惠农政策,聚焦三农服务,在推进新型农业一体化过程中,充分发挥绿色邮政、绿色金融、绿色产品及邮政物流等多方优势,提升以发挥邮政企业优势为核心,建设农业特色、农村扶贫、产品流通、公共服务、普惠金融、产品寄递、物流配送等多项目共融的综合服务平台能力,打造以农村、农民、农产品、客户、会员、物流为基础运营的生态圈,真正实现邮政自有品牌做大、做优、做强,为邮政惠农、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四、点评
吉林邮政打造邮政自有品牌,建设邮政农品基地,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融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成功构建邮政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实现农村电商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扩大惠农朋友圈,构建“邮政渠道平台+合作社+上下游企业”利益共同体。一是全系列产品开发,满足了不同渠道和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能够适应不同营销场景的需要,有力推动了传统分销业务的转型升级。二是全渠道产销对接,通过线上线下、内部外部资源和渠道的整合,为基地农产品的全渠道推广提供了载体。内部资源稳规模、增信心;跨省协作扩市场、提影响;线上渠道促转型、树品牌。三是全环节品控管理,对标市场提升项目运营专业性,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品控服务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四是全过程协同运营,打造农产品进城生态圈,促进寄递和金融业务的协同,充分发挥邮政“三流合一”优势,以农村电商平台为支撑,构建吉林邮政为农服务体系。
内容来源:省分公司渠道平台部
编 辑:李晨菲
校 对:所 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