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
一日三餐的生活
都少不了需要食用油
小心一不小心吃出血管病
「吃油吃出血管堵
pinpinlife
」根据媒体报道,七十多岁的王大爷,近一个月来双腿乏力。经医生检查,王大爷身上多处血管出现严重狭窄甚至闭塞。
经过手术,医生从血管中清理出了很多油渣状的“垃圾”。询问王大爷的生活饮食后,医生诊断造成血管严重堵塞的罪魁祸首在于“吃得过油”。
图片来源:全景网
炒菜喜欢多放油,不仅仅在于王大爷一人身上。有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吃油量高达45~50克。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为每人每日25~30克,超出了一大截是不是
那么每天食用25-30克的油量具体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每一餐只需要食用10g左右,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勺半-3勺左右。
可以按家里的人数算一算,人数过多的话,可以适量增加用油量。但是注意不要摄入过多哦。
「吃油过多易患病
pinpinlife
」1.高血压
油最大的特点就是油脂高,吃油过量,血液中胆固醇会增多,血脂就会增高。而如果长期血脂过高的话,血压慢慢也就上去了。
图片来源:全景网
2.高血脂
血脂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任何一项过高,都被称着“高血脂症”。而这两样,恰恰都是油的主要特质。
3.脂肪肝
吃油如果过多,食用油中所含有的甘油三酯到了肝脏,逐渐储存积聚起来,脂肪含量就会大大增加,形成脂肪肝。
4.血动脉硬化
油如果吃多了,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酸会附着沉积在血管上,容易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各种血管疾病就会有很大的诱发机率了。
「不同食用油的区别
pinpinlife
」每次去超市买油的时候,都会觉得眼花缭乱。各种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调和油,琳琅满目,不知道应该买哪个。要吃到合适的油,首先要了解油的不同特质。
图片来源:全景网
NO.1花生油
花生油是比较大众的食用油,也是很多家庭的首选。花生油是花生压榨出来的油脂,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同时,花生油里面各类油脂中脂肪酸比较平衡,单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最丰富。所以花生油非常耐热,是最适合炒菜的油。
但是花生容易发霉,发霉后会产生一种可致癌的黄曲霉菌毒素。因此无法保证花生油的制作过程是否有发霉的花生。
花生油可以食用,但是不建议长期仅食用花生油,可以偶尔换一换别的食用油啦。
NO.2橄榄油
橄榄油是目前被认为是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预防血管疾病,改善大脑功能,还有助于女性延年益寿。
但是,橄榄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较低,所以橄榄油的耐热性不高,不适合高温炒菜,更适用于凉拌菜。
而且,橄榄油的热量与其它油相比是最高的,经常食用也容易长胖。所以,建议橄榄油每天食用一勺左右,可以与其他油换着吃。
NO.3菜籽油
菜籽油也是很多家庭的首选菜油,它的油酸含量达到80%以上,所以耐热性能好,适合日常炒菜。
但是菜籽油中,会含有一种物质叫做芥酸,这个物质对于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导致心脏受损仍然存在争议问题,所以建议患有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的患者,尽量少吃菜籽油。
NO.4玉米油
玉米油的特点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较多,有助于降血脂,同时还对延缓衰老有作用,被称为“美容食用油”。
但是要注意玉米油的耐高温性较差,容易氧化,可以用以炒菜,但是最好不要用来油炸。
NO.5棕榈油
棕榈油的食用量是仅次于花生油的,价格也比较低。它属于饱和型的油,特点是饱和脂肪酸丰富,容易凝固,耐热性最好,所以棕榈油最适合煎炸。
但是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非常高,容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也容易升高胆固醇,建议少吃点为好。
NO.6猪油
还有家庭炒菜时喜欢吃猪油。猪油是饱和型食用油,饱和程度非常高,所以猪油的耐热性非常好。
但是,猪油中含很高的胆固醇,吃多了容易肥胖,致使高血压,非常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如何吃出健康油
pinpinlife
」1.看准“压榨油”
现在的食用油,提取技术主要分为“压榨”和“浸出”两种,在外包装上也会标明。压榨是使用物理方法制成,不会有化学溶剂残留,但是出油率低,价格相对高一些。
浸出则是根据萃取原理,通过化学手段来获取油。出油率高,价格相对便宜。但是浸出的方式需要加入溶剂,所以最好是选用“压榨油”。
2.油要经常换着吃
不同的油有不同的营养特质,不要常年只吃一种油,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多摄入某些油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让人体摄入的脂肪酸更合理。
3.不要等到油锅冒烟
很多家庭炒菜,喜欢等到油锅冒烟,认为热油的味道更好。但是等到油锅冒烟,油温往往已经达到℃以上。油在这种温度下,不仅其中所含营养元素受到破坏,而且还容易增大致癌风险。
每一餐都离不开的食用油
对于它的选择更应该小心
同时,小编也提醒大家
饮食一定要少油少盐哦
来源:有品生活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