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会出现,因为南北方饮食习惯的区别,各自都会捍卫自己食物的尊严。大的有春晚曾经年年推出“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到如今照顾南方吃汤圆的观众,不再说这一茬儿,小一点的有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到底是肉粽更好吃还是甜粽更好吃,南北方网友也会争得不可开交。
元宵节是个比较和谐的节日,尽管属于这个节日的传统食物,北方一般叫元宵,南方通常叫汤圆,虽然做法上有区别,但是长相毕竟差不多,口味也都是以黑芝麻馅最为经典。
说到黑芝麻馅的汤圆,不少人应该都知道,传统的黑芝麻馅儿,是用猪油和黑芝麻拌起来的,其中的猪油比例还真不低。
可是,近些年来,不少人都从一些渠道上得知,说猪油这东西很不好,吃多了甚至会致癌,因此,汤圆也成了一种“不健康”的食物,每到元宵节,也有人推荐一些不含猪油的自制元宵。
那么猪油就真的这么不健康,需要人人喊打吗?
其实,关于猪油致癌的说法,起源是说猪油是通过高温炼制之后得到的,所以会含有致癌物。不过,并没有相关的检测可以证实这一点,甚至在针对一些特定致癌物的检测中,猪油还要更胜一筹。
比如苯并芘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也是食物在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物质。根据扬州大学刘莉测试的结果(硕士论文),猪油在℃条件下连续加热10小时,苯并芘的含量会达到2.11μg/kg,而食用油中苯并芘的上限国家标准为10μg/kg,显然距离还比较远。
而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的阿木尔吉日嘎拉检测了市面上的一些食用油(《食用油中苯并α芘的测定》)发现,花生油在0.8-10.6μg/kg之间,大豆油在4.3-13.0μg/kg之间,玉米油在2.9-11.0μg/kg之间,葵花籽油表现最好,在0.4-5.4μg/kg之间,而以健康著称的橄榄油,居然在3.7-43.0μg/kg之间。当然,橄榄油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市场混乱,不法商贩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进口了二次提炼的残次品,也就是橄榄油中的地沟油,干扰了市场秩序。但不管怎么说,植物油的苯并芘含量,普遍都要高于猪油中的含量。
各类植物油中的苯并芘含量这主要是因为,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耐热性好,适合长期加热类型的烹调。
当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确也有它不健康的一面。饱和脂肪酸是人类可以依靠自身合成的一种物质,而根据现代人的饮食规律,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必须要达到一定比例才能满足每日需求,而猪油在这方面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是把心脑血管等疾病一股脑怪罪于猪油也是不恰当的。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能量摄入过剩,就算不吃猪油,多吃其他的油脂,一样有这些风险。
所以说了这么多,当元宵佳节的晚上,我们赏着花灯吃着汤圆时,就不必再去担心猪油对我们的所谓危害了,享受美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