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玉米”屹立在如意湖旁后,它就成为了郑州的地标之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郑州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一直是人们最爱合影留念的地方。如今“大玉米”来了,尽管起初因外形被人诟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其爱得深沉。
我所说的“大玉米”当然是有名字的,叫做千玺广场。但与后者相比,“大玉米”叫法虽土,但却更容易被人熟记,也更加形象。不过时至今日,我也没明白明明是一座塔,为什么叫广场。“大玉米”始建于年末,年夏天封顶,耗资超过20亿。
建成后的千玺广场高达米,地上61层,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高楼。站在郑州市的任何一个方位的高楼上,几乎都能看到这座金光闪闪的“大玉米”昂首挺胸,俯瞰大地。
据说,千禧广场的的设计灵感来自少林寺“崇岳寺塔”。崇岳寺塔是我国最古老的砖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是砖,一个是钢,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郑州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经济发展才能带给城市更多的就业和活力,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加是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千禧广场的出现是必然的。
千玺广场位置很好,处在郑东新区如意湖南岸,左拥河南省艺术中心,右抱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可谓占尽风头。由于三兄弟面积都不小,而且气势雄伟,一张照片很难装下。
我总觉得艺术中心像金蛋,会展中心如甲壳虫。当天空的颜色被浅蓝和洁白铺满时,45度望向天空,会发现“大玉米”如同定天神针,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不过此时,一旁会展中心前的一排彩旗会忍不住呼呼作响,五颜六色,动静结合,心旷神怡。
夕阳西下时,波光粼粼,天蓝的湖水染上一层金色,与对岸的大金球一起散发着柔美的光辉。城市里的人们携家带口走在岸边的木栈道上,小孩子东奔西跑,家人在拍照谈笑,青年男女携手共进,老人家坐在长椅上,看着日新月异的世界,自心底发出感叹。过去的浮沉苦难,都已随风而去,留下的是今天的平和喜乐。
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希望天空蓝一些,世界漂亮一点,家人都开心一些,生活过得轻松些。而千玺广场的出现至少满足了他们的一点要求。不过,这就够了,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