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天气越发寒冷,街边的烤红薯散发着香气。甘薯俗称红薯,眼下正是广西秋季甘薯的收获期,黄肉、红肉、紫肉的甘薯琳琅满目。如何挑选甘薯也大有学问,比如黄肉薯富含胡萝卜素,而紫肉薯的花青素则很高。记者从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旱粮作物)研究所了解到,近年来,广西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因其经济效益显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挑选甘薯看其肉色
12月7日,南宁市官塘市场一水果摊旁摆着多款甘薯,黄色、橙色、浅紫色、深紫色……薯肉颜色不一而足,价格在4-9元/公斤不等。
▲官塘市场一摊位各种甘薯琳琅满目。
红色、黄色和紫色的甘薯有什么区别呢?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旱粮作物)研究所薯类研究室主任、广西创新团队薯类产业甘薯功能专家李慧峰介绍,不同肉色的甘薯食用口感差异明显,黄色或者橘红色的甘薯中含有胡萝卜素,一般口感比较甜,有的高胡萝卜素型甘薯品种榨出来的汁和橙汁颜色相近。
李慧峰表示,在同等种植条件下,红色、黄色的甘薯含水量比较高,适合做烤红薯,目前常烤红薯的品种主要是来自山东烟台农科院选育的烟薯25号,其个头大,含水量在73%左右,经过高温烘烤,能尝到淌着蜜汁的美味。
在建政路一烤蜜薯店里,烤炉内的烟薯在高温中翻转,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价格为24元/公斤,吸引很多市民购买。
紫肉甘薯口感偏粉,薯块含水量在70%左右,甜度稍差。此外,紫肉型的甘薯富含花青素,一般来说薯肉越紫证明其花青素含量越高。
甘薯类型呈现多样化
与其他薯区相比,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光、温、水资源丰富。特别是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甘薯,发展冬薯和春薯具有明显优势。
为了追求产量,以前的甘薯品种相对单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及科研不断深入,甘薯品种类型呈现多样化,有鲜食型、淀粉型、兼用型、菜用型和观赏型等。
还有一些淀粉量比较高的甘薯品种,一般用于加工红薯淀粉、红薯粉丝和酿酒等。比如白心的桂粉2号,其淀粉含量高达27.4%。
▲新鲜出炉的烤红薯。
甘薯全身都是宝,连红薯叶也不例外。只长叶不长薯的桂菜薯1号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旱粮作物)研究所历时8年选育而成。李慧峰介绍,在此之前,广西都没有自主产权的叶菜型甘薯品种,几十年来台湾和福建的菜用品种主宰着广西市场。
从今年5月开始,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广西创新团队薯类产业甘薯核心示范基地小规模种植桂菜薯1号,现在只收了两茬,便收获了“口感好,煮熟后颜色翠绿、脆滑爽口、不易软烂”的口碑。
甘薯进入公园绿化领域
近年来,市民在南宁市各大公园闲逛时会发现,公园的花圃里出现了红薯叶,这种红薯叶颜色比一般的红薯叶要黄绿一些,叶型也比较狭长。
据悉,这是黄金叶,源于美洲,植株整体呈鹅黄色,尤其是盛夏生长茂盛,适用于花坛上色块布置,与绿色地被、花卉等配制,美观雅致。
除此之外,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旱粮作物)研究所新培育出了一种新的观赏性甘薯品种——竹叶薯。这类甘薯与其他类型相比,其叶型和叶色等观赏特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