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浪黎玉婷/撰文绿绿不流浪/编辑Kelly不流浪/制图「人间正道是沧桑,油你好看天天呷。」一定要看完,文末有福利一波~~~说到油,好像没几个现代中国人有好感。吃个川菜,说太烫油,老油锅。呷个火锅,嫌弃一锅全是油,恨不得吃完回家就吃一把奥利什么他。形容中年男人,则直接称:油腻男。合着我们油惹谁了。没有我们油,你们吃啥好吃……吃啥顺畅?知不知道,80年代以前,中国人的摄油量很低,极其低。那时候的人是没有多少油吃的。据说干活的成年男子,一天才12.9克摄入量。但是这个量低了吗?据资料显示,清朝很低,民国更低。据学者推算,清末江南地区1个人每年消耗6斤油,相当于每月就只有半斤。民国呢?民国河北农村一个六口之家,每年只买17斤油。这还是比较喜欢大油大肉的北方。那么现代人食用油的摄入量多少呢?可能会吓着你:富裕了的中国人——在油的消耗上,人均每天摄入量达42.1克以上。一年下来就是人均31斤。再加上其它时候油的摄入,可能会超50斤。好了,说了这些数据,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说油。那么,我们来问几个问题:A.吃得油=吃了油?B.吃得油腻=肥胖?C.吃多了油=不健康?第一个答案显然是错的。吃得油,仅仅就是油的量提升了,我们的肠胃不会全吸收。再则中国人多吃的油,几乎最后都会沉在碗底、盘底、汤底……。看得见的油,你不会全部吃掉。就算吃了,也不会全部被吸收。第二答案错得更离谱。吃得油腻肯定不等于会肥胖。我们的油脂摄入形式很多种,植物油、动物油、混合油多种结合。古代中国人体质全世界都算优秀,因为动物性油脂摄入比较多,更有耐力和韧性。那时候吃得油,反而是健康和富有的类比。然鹅,美国人吃的菜看似不油,其实油脂量并不低。很多人崇拜西方欧美被洗脑,总以为他们的食物不油,其实NO。他们吃的黄油脂肪量90%以上,g黄油热量达大卡。常年食用,更容易发胖。这就是我们国家的人肥胖率,远远低于美西方国家的原因。我敢打赌,火锅里的油你从未喝过。第三个答案还是错误的。吃多了油不等于不健康,相对来说,减少摄入量对健康有利。食用油的成分以脂类为主,吃太多会把你往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死胡同里引。意思就是,你吃得太多,肯定不会好。那么是不是更健康的吃油,对身体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其实相对来说,中国人吃糖比较多,蛋白质摄入欧美国家也比我们多;但在脂肪量上,中国最低,比印度还低。很多人不敢吃饱和脂肪酸,把肥肉当作洪水猛兽。其实缺乏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引起脑出血、贫血、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并且饱和脂肪也更加美味,更加稳定,不容易被氧化。中国人原本吃的油脂并不多,可是我们到处听到的是「不要吃太多的油」这样的洗脑。结果导致油脂缺乏,这也是中国帕金森病高发的原因之一。饱和脂肪酸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心脏首选的补充燃料。饱和脂肪酸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也需要脂肪的参与。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食物吸收速度,更扛饿。而且大脑需要油脂,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这里「鲜有好东西」给大家一个友好的提示:千万不要怕吃油!要健康的吃油才对。那么这里需要明白:饱和脂肪酸大多来自于动物性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橄榄油、茶籽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多源于亚麻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食物;所以我们吃油要有一定比例,多种油混合着吃。按比例调和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食用油标准。因为中国人的体质,非常适合花生油、菜籽油,高端一点的有茶油。西方人最爱的黄油,不建议中国人吃太多,西方高端油则是橄榄油,这里建议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吃货们,可以多食。总的来说,身体肥胖、不健康,不是看你炒菜油不油;不是你爱不爱吃油,喜欢油腻,而是你要吃健康的油。也是看实际吃进肚子里的糖+油有多少……所以,我们要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