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三个ldquo秘方rdquo

如果说早餐是保持血糖稳定的基础,那午餐则是决定血糖波动大小的关键。因为,相对于其他时间,中午的时候身体一般处于更饥饿的状态。这样也容易吃得更多,血糖也更容易出现大的波动。这就要求糖友要学会处理好午餐,以免其破坏了全天的血糖管理成果。今天糖糖就教给大家公开三个可以让餐后血糖变乖的“秘密”。希望帮助到大家!1血糖稳不稳要看主食如何吃?血糖的主要来源是淀粉类食物(米面谷薯类食物)。通常来说,控糖血糖首先要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例如平时吃一碗面饭,你可以尝试减少个1/5或者更少一点。然后观察血糖,看看是否有改善。当然,碳水化合物也是给大脑功能的热量来源,因此也不建议吃的太少。按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的建议,全谷物和杂豆类的占到主食的1/3。全谷物主要是指一些未经加工的淀粉类食物,比如煮玉米、糙米、芋头、地瓜等。杂豆类的如:赤豆、芸豆、绿豆、豌豆、鹰嘴豆、蚕豆等糖友用粗细搭配的方式,把全谷物或者杂豆类的混合起来替代一部分精米,这样既能减低食物的热量,又能增加饱腹感,减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而且口感上也更容易接受。2让饮食结构丰富是第二“秘方”糖友的每一餐除了主食,还要搭配蔬菜、鸡蛋、肉或者鱼肉,这样的午餐结构既能保证营养均衡,血糖也不会突然飙升。在《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糖友每日需摄入克的蔬菜,首选深色、绿色蔬菜。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国际物质粮农组织曾统计过,人体内所需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一半以上来自蔬菜。更为重要的是,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增强饱腹感,且能起到稳定餐后血糖的作用。此外,肉或者鱼是我们补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选择肉类的顺序:鱼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猪肉。在肉类食材的挑选上,首选新鲜肉,少吃加工肉,并且切成小块或片蒸煮,少烧炸。因为肉类在烤或油炸时,营养素被破坏,而且热量较之前升高。同时建议糖友们在吃午餐时,先喝一杯温开水,再吃蔬菜、鱼肉及主食。3烹制用的调味量少点是第三个“秘方”光把控好食物的选择用量还不行,在烹制的调味用量上也不能马虎。其中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特别说明糖友每日食用油不超过25~30克,尽量选择玉米油、茶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严格控制油脂的摄入量是糖友饮食中很关键的一步。除了控制油脂的摄入量,还要严格把握食用盐的摄入,尤其是高血压糖友。一般建议糖友每日食用盐的摄入量是6g,其中有2g盐是日常摄入食物中所包含的盐量,所以实际上糖友每日炒菜用盐量宜是4g,相当于矿泉水一瓶盖的量。总而言之,糖友的午餐要坚持“四宜四不宜”,即主食宜粗细搭配,不宜全部都是精粮;午餐应该是主食搭配蔬菜、蛋、肉类或鱼肉,食物品种多样,不宜单吃一种食物;主食烹制时间不宜过长,煮出来的质地硬、干一些,不宜过于软烂;食物的烹制用到的油、盐用量宜少,不宜大量食用。饮食控制,并不是单指控制好某一餐就行了,而是每一餐都要做到合理饮食,使血糖不会波动过大。好好吃午餐,一天“好”血糖就靠它!

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uanzixunw.com/afhzp/187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