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大冬天了,还有一个半月就是过年了,而中国的农业市场,也正是传统的消费季节,而这一次,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口罩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许多行业!特别是在零售业,去年的咸味市场可谓“凄惨”,由于口罩问题,导致了前期的玉米产量下降,以及口罩问题的缓解,导致了玉米价格的大幅走高!至于大豆和蛋类,因为产量有限,所以一直保持着高价,这两天,市场出现了逆转,这是怎么回事?
猪肉行情:根据以往的经历,十二月,猪肉供应增加,猪肉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支撑,猪肉价格在震荡中强势!然而,今年的形势有些不同,下半年以来,消费者的消费不断受到打击,一方面,由于猪价的上升,使猪肉的价位提前建立在较高的价位,而传统的腊味周期已经来临,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大;而三四季来,养殖端整体看好,曾有过数次盲目加码加码的动作,二三季的二、三季也是二轮繁殖的“常客”,导致生猪出栏的压力较大,到了12月份,随着市场的看好,出栏的恐惧逐渐高涨,猪价格呈现超预期下跌的表现!
根据统计,目前全国平均价格已触底10.73元/公斤,猪价已跌到十一月末的低位,主要原因还是消费的支撑受阻,尽管,南部地区,腌腊利好稍有反馈,但是,与当前生猪供应压力相比,供强需弱的表现放大,猪供应和猪肉消费呈现出“产销错配”的格局,全国各地,猪价暴跌,多个地方出现了断档,东北地区的价格已接近10元/斤,南部高价区域也普遍跌破11元/斤,川渝部分区域跌至10.7~10.8元/斤!
这一波猪价暴跌,笔者以为,集中在猪降价之后,对猪肉的需求走势,假如,上游商家挺价强势,而猪肉降价力度偏小,则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将有限,猪价仍有进一步下跌的危险!
不过,笔者预计,由于生猪降价幅度过大,屠户的白条猪平均出栏也会出现较大的下跌,在3~5天内,猪肉价格有望跌至15~18元/斤,这或将改善当前猪肉需求不畅的基本面!不过,由于猪肉的超预期的跌落,必然会加重一些养猪的持股心理,特别是一些二次育肥补栏的中低标猪,由于其生产的成本偏高,所以,在十二月中后期,猪价还有反弹的预期,不过,这个月的涨幅或将受到限制,我觉得,月底,猪价或很难再涨回24元/公斤!
玉米行情:近日,华北和黄淮等地的玉米深加工商纷纷降价,掀起了此次“跌价潮”!在市场供求方面,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玉米价格有了显著的上涨,华北和黄淮等地,在收获后的产量达到了峰值,而到了十月中旬,随着口罩问题和持粮主体看涨情绪转浓,玉米上量持续下降,厂家报价也缓慢提升!而在东北,由于小麦收获的时间向后推移,导致了部分基层采购受到了口罩问题的困扰,导致了东北的潮粮出现了大量的库存。
而十二月,随着春节将至,国内的口罩供应情况好转,采购热情高涨,农民趁机抛售,而贸易商出库情绪骤增,国内现货玉米供应逐步改善,企业门口排队车辆大幅提升,玉米降价也就水到渠成了!
山东的玉米深加工价格在短短数天之内就从上月的1.元降到了1.元,山东的市场价格在近期下跌了元/吨,而公司的价格也降到了1.44-1.52元/斤!
近期,随着我国北方的潮粮市场依然会比较宽松,而低库存的粮食也会源源不断的进入,而华北和黄淮等区域,各大饲料厂商节前采购已经结束,深加工公司也会进行适当的补充,使得玉米的行情依然走软!然而,由于山东多地企业的报盘纷纷下跌到1.44元/公斤,持有粮食的人可能会因惜价而有所回升,在接下来的1~3天内,山东各地,厂家门口的车队或将骤减,玉米价格或将出现小幅回升!
豆粉市场:11月10号,由于11月份的进口量和美豆的集中收获和南美巴西的巴西新品种的预计,导致了豆粕的下跌,国内的豆粕供应越来越多,原油的库存也在不断的攀升,豆粕的看跌情绪逐渐高涨,豆粕的价格继续下跌!
12月,接近条商业船舶,预计将在这个月进口-1千万吨,这将使我国石油企业的原材料库存状况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同时,由于人们对豆粕供应的担忧有所上升,豆粕价格持续下降,山东、广东、江苏等主要产区的价格逐渐下降到-元/吨,而山东,则是在山东,已有多家企业的价格已经下降了元!
不过,随着国外豆油的持续上扬,国内的豆油在十二月八日的时候已经涨了元,目前已经升至元/吨,而在现货方面,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豆油也都停止了下跌,每吨都有60-元的涨幅!
豆粉价格止跌回升,一是对价格持稳的态度逐渐浓厚,尽管,12月份,进口量持续增加,但,由于开工率提高,大豆供应的压力仍有,而期期现货逐渐步入交割期,市场底部支撑转强,炼油厂降价情绪转弱;而另一边,因下游需求强劲,12月以来,饲料和养殖者对节前备货的需求骤增,市场现货豆粕供应仍相对偏紧,随着国内疫情问题逐步改善,豆粕运输难题解决,市场交易逐步升温,这也支撑了价格的走强!
蛋业:根据机构统计,11月份全国经产蛋鸡总存栏量为11.11亿,由于八月份养殖端补栏的力度较小,12月份,国内经产蛋鸡存栏仍处于环比下降的趋势,而受市场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养殖场淘汰老鸡数量或将增多,12月份,新开产蛋鸡规模或将比淘汰老鸡规模减少5.8%!这也为我国目前的蛋类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最近,因口罩问题导致的饮食和堂食的使用受到限制,高校提前放假,对企业的蛋类需求疲软,使得国内的蛋类生产和销售都处于弱势!但是,近两天来,蛋价回升的期望越来越高,根据有关部门的资料,目前,全国各地的鸡蛋售价都已经上涨到了5.6-5.7元!
这一波蛋价微升,一是由于本月蛋量偏大,养殖端的饲料费用高,加上天气转凉,有利于储备,一些养殖户挺价惜售情绪增强;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口罩问题逐渐解除,下游需求逐渐恢复,食品和堂食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下游的补货量骤然增加,这也支持了阶段性蛋价反弹的表现!
然而,因终端需求表现依旧疲软,且消费者缺少显著的正面影响,大量的下游批发商在大量囤积后,大量的存货被消化,交易者持股逐渐减弱,对鸡蛋价格的进一步上扬没有足够的支持,短期内,将继续保持横盘震荡,而到了十二月中下旬,随着网络和商家采购的增加,鸡蛋价格或将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警告!生猪、玉米价格“超预期”暴跌,豆粕和鸡蛋猛然暴涨,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看?这是作者的看法,照片来源于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