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的问题总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吃中肉制品的地位又很高,甚至有农民朋友把吃肉多少作为生活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就是这么重要的“吃”上,农民朋友就遇到了难题,那就是猪肉价格迎来了暴涨,目前各地猪肉价格普遍维持在16元/斤以上。
虽然说为了解决猪肉问题,我国采取了多项措施,生猪养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养殖用地的限制,解决了养殖户没地养的难题;给予养猪场一定量的贷款资金补贴,解决猪场没钱养问题;还在此前严重限制散养户发展的环保方面下了工夫,取消超出法律范围的禁养、限养。在猪肉供应方面,不断加大进口猪肉力度,据有关数据显示年我国进口猪肉量相比年实现了75%的增长,再创进口肉总量的新高。再就是不断投放储备冻猪肉,中央在12月和1月都多次投放储备冻猪肉,而且各级地方政府也都陆续投放储备冻肉。
可即使在如此多措施的加持下,猪肉价格还是从年前的几块钱上涨到了最高时的30多元,所以去年11月和12月迎来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在春节利好的刺激下猪肉价格重新回归30元状态。我国猪肉供应问题未解决,这农民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玉米销售问题,甚至有老农说:“玉米销售问题比猪价还让人头疼。”
笔者觉得这位农民朋友的话没有问题,就拿猪价来说,猪肉价格高了大家可以少吃猪肉,甚至不吃猪肉改为吃素,还可以用鸡肉、鱼肉等便宜肉类代替猪肉。但是玉米销售问题却基本关乎所有种玉米农民的收益,甚至一些农民的玉米卖不出去就没钱过年。据有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东北玉米市场销售比例尚未达到30%,而华北玉米销售比例也仅为40%而已。
北方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现在很多农民的玉米没卖出去,没有收入自然比没有肉吃更让人头疼。导致北方玉米销售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今年玉米价格太低了,往年玉米价格还能卖到1元,可今年多数情况下只能维持在0.9-0.95元/斤,有5分到1毛的差距,玉米价格不理想很多农民的卖粮积极性不高。
2)玉米需求量下降,虽然深加工企业的玉米需求量有所提高,但企业库存基本是随用随补充。另外受“猪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下降幅度太大,养殖端玉米需求量下降,导致整体玉米需求并不旺盛。
3)玉米上市时间偏晚,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东北玉米今年成熟期整体偏晚,留给农民卖粮的时间不足,就导致很多玉米“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