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秆2毛稻草3毛蕨菜1元一斤,农村里的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9/5772754.html

看到同城一个收购秸秆的视频,估计是收购点的老板发的。钢架棚里堆满了玉米秆,旁边是一长队三轮车,每辆车里都装满了各种秸秆。有个中年男人,背着个孩子,走路一瘸一拐,裤腿上沾满了泥。老板大嗓门喊着别人让他先过秤,他不用排队。

据我所知,附近有个秸秆收购点,玉米和高粱秆2毛一斤,稻草3毛。这个算是一个好生意,只需要花费点力气,投入三轮车的油费就行。

看完视频,心里五味杂陈。有感动,有无奈,也有很多说不出来的东西。一三轮车玉米秸秆,估计也就斤左右,按照这个价格算下来,也就是三四十块钱。在很多人眼里,这点钱不多,但在农民们眼里,这个已经算是意外之财了。拿到钱,大家还是希望老板生意兴隆,能够一直收下去。

农村里赚钱的方式,辛苦且单一。

庄稼秸秆是自家地里不要的东西,卖出去也省事。在农村,只要有人愿意出价,那些山里出产的东西,即便崇山峻岭,2毛3毛不限,也是有大批的人去干。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每年春夏间山里长的蕨菜,今年收购价已经到了1元一斤,这可以算是一个高价的山野产品了。从3月开始长出,大家就热情不减。每天,村里有人半夜3点起床,翻山越岭,奔向各个山头。

我们本地平均海拔米,山里的植物也长得没有其它高温省份的快。收购商收购的蕨菜,规格是7寸多长。3月初,我采过几次蕨菜回家自用,都只有10多厘米,非常短。但是,那段时间,也有很多人一天能够采到几百斤。

背着一背篓东西在平地上走,不算太吃力。但要采蕨菜,这个背篓一直背在肩上,上山下山,爬一道道山沟,与一蓬蓬荆棘斗智斗勇。走一天下来,我是直接累得不想动。

四五月份,又到了植物疯长的季节。山里的各种植物,没有人的打理,都争着抢阳光,长速惊人。这些年也没牛到山里吃草,也没有能够抑制山林各种植物生长的东西。多年前踩出的大道,被各种荆棘吞噬成小道;那些1米多宽的小道,已被荆棘、茅草牢牢遮蔽。

进到山里,很多地方是无路可走。也要随时担心与各种蛇虫鼠蚁的偶遇。但是,采蕨菜的村民,每天依然能够大袋大袋地背回。镇上有几个收购商,据他们说,每天多的时候,自己能收到四五千斤,少的时候,也能收到两三千斤。

几个收购商加起来这上万斤的蕨菜,都是当地百姓一座山一座山地寻找。很多时候,都是你刚走罢我登场,在山里一轮一轮地搜寻。

我找不到,不代表别人找不到;我做不到,并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我觉得辛苦觉得累,但是,在更多人那里,却是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所需。有的人家,采这几个月的蕨菜,可以赚到上万块钱,不得不说很厉害!但是,其中的辛苦,也是可想而知。

采蕨菜只有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里,农民对于有活干更上心。

有一年,有商人跑到本地收杠板归,2毛一斤。这种植物长得密,茶叶丛中到处都是,但茎上长满倒刺,拉起来十分挂手,越是晒干的刺越硬。

那一年,附近村寨的人一齐出动。整座山上,到处都是割杠板归的人。我放假周末回家干了一天半,手上被拉出道道血痕,掌心的刺,回家后挑了半个多小时,都还没挑干净。我埋怨母亲为什么不买手套,但后面发现,大家都没戴手套,一来怕浪费钱,二来怕耽搁了速度。大家害怕老板收足了数量,不收了。我惊异,我难受!

农村人赚钱,路子真的很窄。即便我现在上了班,同样身处农村,十几年过去,知道本地的赚钱门道依然很单一。

我们时常感叹于农村的年轻人都往外走,村子逐渐老去。我们也时常感叹于农村学校里的孩子,留守儿童占到了多半,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确实也赚到了钱,回家建起了新居,使得家里的居住条件,比过去提高了N倍。年轻人把钱寄回家里,也让农村里的父母,手里有了余钱,可以大胆消费。

很多人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这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但是,如果父母守在孩子身边,如果什么也做不了,如果一家人整天都为生计发愁,阴云笼罩,也不见得会幸福到哪里去。

我常问那些想父母的孩子:如果你的父母在家,他会干些什么事情?他们的回答,我总结下来,不外乎干干农活,或是帮人卖几天力气。

农村做生意的人少,很多时候,你想做小生意,但同样镇上人少,现在大家都网购了,地方上的小店非常难做。开张、退场,经常都在上演。有的店,开张之后,一单都没卖出,就开始退场,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出现。

但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外地,他会有很多机会,也有无限可能。在厂里沉淀多年,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工人;在饭店帮忙,他可能会熟悉饭店的管理;给别人干养殖,他可能会学到一门有用的本领……这里边,也有极少数父母可以做到厂里小领导,也可能在外地创业当老板。

我的看法估计有些片面,但也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外出打工的另外一面。

每个人都希望过一段有价值的人生,而价值,也由各自从事的工作而定。农村能给人的机会太少,同样的本领,但农村缺乏给你展示的机会。年轻的父母,有打拼精神,都是好事。如果父母选择陪在孩子身边,自己的价值难以实现,生活也是苦闷,也难以给孩子积极的教育引导。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有的人生来就已经在顶峰,不用历经那么多折腾;有的人已站在半山腰,可以直冲山顶;而大多数,还是在山底。大多数人努力一生,也未曾到达别人的起点。可是,这又能怎么样?

一个普通的家庭,只要每个人都勤勤恳恳,都在为生活而努力,全家人平安开心,一代比一代好,知足就行。

最可怕的是:本身已经身在谷底,家庭里所有成员都是破罐子破摔,没有谁想着要去努力,这就让人绝望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uanzixunw.com/afhpz/36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3